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的防...
[校医院] |
(一)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1、发病原因。其病因较为复杂,往往是多种原因长期作用的结果。主要与吸烟,呼吸道感染,有害气体的慢性刺激(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气候寒冷,机体过敏(粉尘),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降低,植物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2、发病特点:缓慢起病、病程长。从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的症状为主要表现 |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26日 |
|
健康养生|春季重在养肝!
[校医院] |
健康养生|春季重在养肝! 一年之计在于春~ 四季之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木性,因此,春季是肝气最活跃的季节。而按照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 春季养肝重在“生” 气候渐渐变暖,又到回南天潮乎乎的季节了,整个人都犯起了春困,打不起精神。 这是因为春天肝气升发,肝病患者容易病情活动,易出现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失眠、肝功能异常、黄疸等问题。 此时养肝重在一个 |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26日 |
|
甲型HINI流感预防知识
[校医院] |
甲型HINI流感预防知识 一、基本知识 本次发生的甲型HINI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INI流感病毒所引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型HINI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INI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人群对甲型 |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26日 |
|
关于学校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校医院] |
于学校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晨检的通知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及省政府的要求,保持高度警惕,强化工作机制,制定防控措施,开展甲型HINI流感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宣传教育,落实学生晨检制度。具体措施如下: 1、各系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甲型H1N1流感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既要避免师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又要普及科学防范知识,重点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学校教学 |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26日 |
|
河 南 省 卫 生 厅
[校医院] |
河 南 省 卫 生 厅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文件 豫卫疾控[2009 ] 41号 河南省卫生厅 河南省 |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26日 |
|
晨起10分钟按摩利健康
[校医院] |
晨起10分钟按摩法是在早晨醒后先闭目养神,然后在床上慢慢做10分钟的保健按摩,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各器官功能大有裨益,起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 1、手指梳头1分钟双手手指由前额向后脑勺依次梳理,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强脑部供血,不但能使头发黑而有光泽,还可预防脑血管疾病、增强记忆力。 2、轻揉耳廓1分钟双手手指轻轻搓揉左右耳轮,因耳朵穴位众多,刺激耳穴课调节脏腑功能,尤其对耳鸣、耳聋 |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26日 |
|
家中必备小处方
[校医院] |
不论是孩子、成年人还是老人,刚有感冒的症状时,只要饮食上稍微注意一点,都能很快治癒。 刚刚有一些感冒的症状,如身体感觉发冷了,或是感到头痛、头晕、头重了,或是身体的疲乏及酸痛,或是总流清水鼻涕、或是咽喉已有疼痛时就要及时处理。 尽快排出病毒︰西医说感冒的致病原因是病毒,而病毒至今没有特效药,所以你就不必去想着用吃药解决,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喝温开水,一天喝上几大杯的温开水,多上几次厕所 |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26日 |
|
【健康速读】告别痔疮、便秘……,请排...
[校医院] |
健康来也 痔疮&便秘,成年男女躲不过的“肛肠疾病”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 19世纪中期以前,人们都采取蹲姿排便,伴随着蹲姿排便习惯的改变,肠道和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骤升。 近年来,年轻人患便秘的越来越多,昼夜加班,工作紧张、焦虑、压力大、生活不规律 |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26日 |
|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校医院] |
春季来临,气温渐渐回复,自然界各种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 春季传染病大多通过呼吸道传播,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流行。因此,了解足够的春季传染病知识对于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 |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26日 |
|
防治乙肝(一)
[校医院] |
“乙肝疫苗”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类型,“乙肝”是目前传染性最强,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一种传染病,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1.2亿,由“乙肝”导致的肝硬化、肝癌的病死率在我国位居第五位。 8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多在偶然体检中发现,肝功能指标始终正常,他们不是病人,完全可以从事正常的学习、生活、劳动、交往。 在自身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 |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26日 |
|